書名:雙城記
作者背景資料簡介:
狄更斯,生於1812年。童年時代非常困苦。九歲時遷移到倫敦居住。父親因債務問題兩年被逮入獄,從此與母親過著困苦顛連的日子。
十二歲時,狄更斯離開學校在一個工廠裡做工,早晚苦工,不得休息。受過這種困苦,在他的文學中對於貧苦的人民有深切的描寫。後來著作“Nicholas Nickleby”的時候,得到許多的幫助。
十五歲時,他又離開學校,重新去做工。這一回,他是律師的書記了。他夜間學速寫,預備做新聞記者去。在這個時期中,狄更斯學到了許多的特殊知識,對於他寫社會小說極有關係。
他的出名著作是“Pickwick”本書也是他的傑作。從1836-1837年在定期出版物上刊載出來,當時盛況難以筆述,至今更是讀者稱頌弗衰。寫了幾年的小說後,他試著出版星期週刊,後來從事劇本著作。經濟能力也自此奠基起來。
1842年,受邀到美國和加拿大這兩處遊歷,作品也在此時此地興盛。
這位英國的大文豪,於1870年與世長辭。但他在文學界的盛名永垂不朽。
出版年份:1977年再版
發行商:大東書局
內容摘錄:「這是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日;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上天堂,我們直下地獄。」(p.3)
「我看見一個美麗的城市和一個光榮的民族在這地獄中興起。我看見以前時代的種種禍害逐漸被消滅和掃除。我看見我犧牲生命救出來的人們,安寧、興旺、幸福地生活於我永不再見的英格蘭。我看見她的懷裡抱著一個以我的名字而命名的男孩。我看見他的父親年老傴僂,卻又已康復,和平寧靜。」
「那一夜,城裡到處在議論他,說他的面貌是他們在那裡見過最寧靜的面貌。許多人說他好像是卓越的先知。如果西德尼.卡登能夠說出他的想法,那就可能是:『我看見巴爾塞、多法石、復仇、裁判官都排成長隊,在斷頭台停止工作之前,就在這裡死去。我看見一個美麗的城市和一個光榮的民族從這地獄中興起,我看見以前時代的種種禍害逐漸被消滅和掃除。』」
「主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長在。凡是活著信仰我的人,必得永生。」
「回轉頭來對達爾南說道:『這可算是一種奇緣,竟使你我兩人邂逅相聚。此刻你獨自跟你的複本一同站在這些街石上:今夜在你一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夜晚吧?』」
「在這夜還是無所不能的『權力與豐富、自由與生命的聲音。』」
「我現在所做的事,比我曾經做過得無論什麼事都好得多;我現在將要得到的安息,比我曾經得到過的任何安息都好得多。」
「大家一直走向天堂,我們大家一直走向地獄。」
「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我的雙眼保持著眺望,我的雙耳仔細聆聽,唯恐乎錯過。後來才發現,那些握過的手、流過的淚、愛過的人… …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
「每次的旅行都有錯覺,彷彿是不需降落,飛向一個更接近理想的國度。每次的旅行都像放牧,把自己的心靈驅向神祕的大草原,召喚內在的力量。每次的旅行都能發現,人生是不斷的漂流,不斷的向愛靠近。」
「台北與香港是兩座城,有著類似的身世,相仿的面貌,急遽得腳步,不安定的氣質。我在其中穿梭,穿梭於彼此溫柔的想像裡。男人與女人,也是兩座城,有著不同的靈魂。因為懼怕受傷,不敢輕易貼近,保持著守望的距離。」
「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那個時代和現在是如此的相像,以至於它最喧鬧的一些專家,不論說好說壞,都堅持只能用最高級的形容詞來描述它。」
「在冬季的霜雪裡,在春季的烈風裡,在夏季的炎日,在秋季的苦雨裡。而又在冬季的霜雪裡,露西每天都在這地方度過兩個小時。每天離開它的時候,它都吻了監獄的牆壁。在五次或六次之中她的丈夫可以看見她一次,也許一個星期或一個月都看不見。但只要她曾經有機會看見,她就滿足了。」
「酒是紅色的,已經沾染了巴黎近郊聖安東尼區的這窄街地面。它也沾汙了許多手、許多臉、許多赤腳、許多木鞋。一個瘦了這樣沾污的高大的戲謔者,頂著一隻污穢不堪的夜帽,用手指起酒浸過的污泥。在牆上塗了一個大字—血。酒鋪主人站在門外,穿著黃短衫、綠長褲,正旁觀這一場搶酒的好戲。」
讀後心得:「這是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本篇故事開頭的經世名言,是本書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我花了三天三夜去細嚼慢嚥這個故事,後來意外的發現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單純的人物劇情故事的書,實際上竟是作者假借一些虛擬的人物,用來把當時代所發生的故事濃縮到這些虛擬人物身上,來諷刺抨擊當時法國社會的醜態,來表達了更深一層意涵的作品。因為高中是讀社會組的,在近代世界史課堂上提到法國大革命的部份時,有提及這本名著。藉由本書發現這一段歷史的認知與理解變得如此地清晰明白。也讓我對於專制王權的橫行感到不齒。對於法國這麼一個文明的國家竟然做出比原始部落還要糟糕的行徑感到無奈。 《雙城記》之「雙城」二字代表的是倫敦和巴黎這兩個城市。雖然兩者僅距離不到多遠的距離,但它們之間的落差卻令人無法想像。他們是光明與黑暗的象徵。在十八世紀末,動亂的恐懼正籠罩在巴黎的上空,而遭受波及的貴族、教士莫不致力奔往和平之路,直通倫敦。倫敦就好比是身處於煉獄的巴黎貴族心中的伊甸園般,無非是他們最嚮往的天堂。但從另一角度來加以思索這個問題,當時的巴黎也不完全是人間地獄的象徵:在法國歷史上的專制皇朝就像是一條緊緊捆住巴黎人民的繩索,一條無形的繩索;人民時時刻刻遭到束縛,卻又安於生活於此而不自知。在偉大的王朝瀕臨瓦解之際,醞釀中的法國大革命無疑是人民心中最迫切實現改革的具體行動,也為往後的共和政體打上了一劑強心劑,使沉睡已久的民意甦醒,相信這是巴黎這隻巨蛹幻化成彩蝶的開始。 英國真是一個桃花源嗎?也許在法國貴族當時的心理層面上,她無庸置疑的是如此;反過來從英國人民的觀點來說,恐怕在倫敦的天空下依舊是一片帝國主義覆蓋下的迷霧吧!在《雙城記》這本書中,若讀者能留心注意,處處可見作者的匠心獨運:法國大革命中茍延殘喘的貴族,假裝正義的小小平民,以及斷頭台前的血流如注,都歷歷在目,令我為戰爭的無情而膽戰心驚。 我認為《雙城記》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作者精心策劃的,都是作者一點一滴的心血結晶籌成的,都是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讀了它,你將會了解為什麼法國大革命會這樣發生;讀了它,更可以讓你從中領會到民主的可貴,及先民追求民主的努力對後世的貢獻。使我們免於繼續被專制的地牢所囚困。 也許,我們平常所見到的事實大多是經過扭曲改造的。也或許,平時所見慣的,以為是正面的意義的,在經過幾番思考後,從另一角度著手,它卻是反面諷刺所戴的假面具,而《雙城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德法奇太太是革命中女性堅韌的象徵,但是在雙城記中,她卻似乎是一位反派的角色。因此,這本經世鉅作才能流傳千古、被人傳頌、永不凋零。也希望人們在讀了這本小說後,能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這樣歷史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雙城記書中背景是一個最混亂的時代,人們為了求生存,而露出最醜惡的鄙態,但少數人也因而被激發出難能可見的高貴情操。然而,混亂的時代中,一個人或許保有些許的判斷力;但眾人卻易搧動也令人恐懼的。群眾易產生激昂的情緒,容易以訛傳訛而造成恐慌,失去理性的智慧,往往因為小小的失足,化為下一個犧牲的亡靈。此時如果懂得在黑暗時代的擠壓下,仍努力掙扎著,活出自己的生命,便有機會為社會改寫黑暗的歷史,轉入光明的未來。 這故事的背景是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以倫敦和巴黎這兩個城市為主要的舞台,以法國醫生馬奈特這一家人為主要角色,而以法國發生法國大革命前後的社會狀況為配角。陷於貧困、幾乎無立身之地的平民百姓,與生活極度奢華、殘暴的貴族,經過長久的對立後,終於引發一場革命。當革命爆發時,飽受欺壓的百性把憤怒的情緒完全發洩出來,復仇的意念曚蔽了他們的心智,使得革命反而變成一場血腥大屠殺。狄更斯這種明顯站在低層人民這一邊的立場,看起來理所當然,但在來對任何革命的立場表態實屬不易,一方面革命後的發展,通常會有一段過渡期,在這段期間內常會有高壓的統治,以便於讓戰後不安的氣氛平息,並將生活接上正軌,或是野心人掌握權力的手段,使得大多數人無法給予太正面的評價,另一方面則是許多人不容易放棄自己的階級立場,既不相信也不願意運用各種方法來啟發民眾的智慧,而採取一種菁英主義的保守心態,自然對任何大規模的變動都不贊同。
幸好狄更斯在憐憫同情中下階層之外,對於在革命的灰燼中崛起的新高壓統治階層,也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評。基本上這本書所透露出的是作者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態度是採取一種兩面俱呈的寫作方式,既肯定中下層人民發動革命是有其官逼民反不得不的理由,也對於這種因復仇的怨恨而無限擴張的殺戮行為痛下針砭。 作者所刻畫的人物,各個栩栩如生、歷歷在目、生動自如、個性鮮明,使故事能順利發展,完美串連各個環節,更使劇情具有一定程度的張力,進而流傳千古,一點都不失作者的刻畫天分。其中最令我震撼且難以忘懷的是一個小人物-西德尼˙卡登,他並不是什麼大人物,沒有馬瑞德醫生不屈於強權的威武,沒有露西足以平復一切傷痛的溫柔,也沒有達尼放棄特權階級的決心。而他卻選擇付出自己的生命,讓一個女人不失去丈夫,一個小孩不失去父親,一個家庭不失去希望。這樣的勇氣,這般的犧牲,我想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程度。愛情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懂得在為自己的愛人付出中獲得快樂和幸福,卡登不但做到了成全別人的心,更是以坦然、寧靜的態度去面對死亡,我十分讚許他的行為與作法。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行為,正是他最佳的寫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